坐收坐支是财务用语,坐收是指收取的款项不入账或不按规定入账,坐支是指本单位的现金收入直接用于现金支出。常见的三种情形:
1、会议现场以现金形式收取会务费,并将其直接用于支付会议相关费用。举办会议、展会等活动是发生坐收坐支行为的重灾区,究其原因还是“方便”。一般社会组织举办会议的地点都在驻所地之外,收取现金后来不及入账,活动现场又有少量需要临时支付的现金费用(如:专家费、交通费、餐费、打印费等)。为了省事,财务人员就直接用收取的现金支付这些费用。另外,会议活动中参与会务服务的多为社会组织的业务部门工作人员,专业财务知识的缺乏也是发生坐收坐支行为的重要原因。
2、使用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收取和支付。随着移动支付方式的大量使用,给各项活动的开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资金的监管带来了挑战。移动互联网的放大效应使得坐收坐支行为更为普遍。一部手机随时都可以办理收付款业务,财务人员手机收到的单位现金款项与电子钱包内个人资金混用,会给社会组织的资金管理带来巨大风险,一不留神还有可能背上职务侵占的嫌疑。
3、紧急情况下的现金捐赠与公益支出。社会组织参与紧急求助时,经常会收到大量现金捐赠,由于事发突然来不及入账,为了能尽快参与救助,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在救助过程中会将收到的捐赠资金用于购买救助所需物资如:工具、饮用水、消毒用品、食物等。
相关依据及分析:
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开户单位支付现金,可以从本单位的现金库存中支付或者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出(即坐支)。这主要是因为坐支使银行无法准确掌握各单位的现金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干扰开户银行对各单位现金收付的管理,扰乱国家金融秩序,因此坐支现金是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会受到财经纪律的处罚。
请参考法律法规原文《现金管理暂行条例》。
请注意,以上言论仅出自优月工作团队多年工作经验和学习的总结,不代表政府及相关主管单位的态度和立场,仅供参考。